零点看书

零点看书>当我们建设大唐[贞观外交官] > 小房杜三(第1页)

小房杜三(第1页)

贞观十五年的夏秋之交,我向城阳公主兑现承诺。

为了给她一个接近外族卫士们的正常理由,我向尚书都省提出申请,希望有人负责降部女眷的生活保障。我是做不了妇女工作的,我需要帮手。

东宫理所当然地推荐了她,她就这样成为我的同僚。

刚刚参加工作的人总是精力充沛,活虎生龙。她每天来得比我早,走得比我晚;我拉着个脸又困又累,上衙就像上坟;她逢人三分笑,很快和突厥妇女们打成一片。

城阳公主兴奋地问我:“你知不知道我最羡慕的人是谁?”

“……我?”

“那倒不是。我最羡慕我们家小十九,晋阳公主,你认得罢?”她才不管我认不认识,她就是想要宣告天下:“十九跟在阿爷身边,每次阿爷与臣工生气,她都安慰他们。你被她安慰过没有?”

没有。

我甚至没资格单独面圣,连挨骂的机会也没有,我级别不够。

城阳公主徜徉在自己无尽的幻想里,整个人就要开花了:“许多人被阿爷骂过,便不知道怎么办了,于是会去找十九求救。十九比我小,却这样厉害,希望我以后也可以这样呀……”

我捂着肚子笑道:“你知道现在新罗国和倭国都是女皇帝么?还有女子能做皇帝呢,公主的前程不得了哇。”

她很像林邑国进贡来的绿鹦鹉。那鹦鹉来到大唐之后高兴极了,觉得自己成了天|朝上国的鹦鹉,每天在西海池上翱翔。

可西海池也不过是皇宫里的池塘,四外高墙,不过是另一个大一些的鸟笼。

逖之起初不愿意她来,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。许多次我们忙得忘记时间,原本以为赶不上吃饭,逖之早早为我们准备饮食。他知道我不懂服侍公主,连虾也为她剥好了。

如果不是亲眼得见,我根本想象不到逖之做哥哥的样子:

“你既然来了礼部,我就要对你负责。你只管听容台的,他教你做什么,你便做什么。倘若你再有哪些危险的事做出来,我一定骂你。”

公主感动极了,眼含热泪地称呼他:“好哥哥。”

我分明感觉到逖之心里很美,嘴角也压不住。可他就是这样的,嘴上永远毒得恶心:“好个屁。”

-

如果太子有他妹妹半点进取心就好了。

可他没有,作为主君,太子连魏王也比不上。

魏王永远积极争宠,无孔不入,见缝插针,旨在让圣人随时注意到他的出类拔萃。而太子仿佛睡着了,东宫就像一汪沉静的湖水,投掷一块石头下去,掀不出半点浪花。

《括地志》原名《魏王泰坤元录》①。贞观十一年,太子承乾总攥编撰《汉书注》《孝经义疏》,没过几天魏王便旱地拔葱,为自己寻了这起浩大工事。

但凡提到魏王,遗义一准没什么好话:“你若也臃肿到他那个地步,你也天天没事在家瞎琢磨,秦始皇陵朝哪儿开都能让你猜着。”

房家二郎遗爱是魏王府的中郎将,孔武有力不学无术,在弘文馆念书期间被找过一百多次家长。

房玄龄曾眼含热泪执他双手:“若有不义,莫认为父”。可他跟了魏王,多出许多表现自己的机会。

为编纂这样一部舆地巨著,房遗爱奉命分道诸州,遍寻图经志书。魏王请来满朝通晓山虞百泽的臣工,历时五年苦心孤诣,终成全书五百五十五卷整。

临呈稿,工部全体臣僚被请去勘校。萧锴望着书名皱起眉头,直肠直肚地说:

“魏王,泰,坤元,还录。下官没别的意思啊魏王,可你是不是也太明显了?”

魏王虚心纳谏,更书名为《括地志》。

遗义比他二哥不知道强多少倍,朝中人常常以“小房杜”比肩“大房杜”,其中的小房便是遗义。褚师傅对遗义也是抱有期望的,师傅期待遗义成为下一个房玄龄。

可圣人从来不曾分配给东宫什么庶务,遗义自打入仕以来,半点正事也没做过。他不是陪太子假扮突厥人,就是陪城阳公主打发时光。

遗义和城阳公主相处得好,公主为太子做衣裳,遗义就为她踩纺车,两个人仿佛一对温馨的小姐妹。如今连城阳公主都搬回宫里,遗义连个说心事的人也没有。

至于楚石,楚石根本不理解遗义的心事,楚石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心事。

他自己每天乐呵呵地找契苾练箭,把遗义愁成拉磨的驴:“这样下去不行,以后谁还愿意为东宫做事?咱们得让大伙觉得跟着太子有前途啊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