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>所以,请不要为我建庙宇,
>不要唱颂歌,不要把我变成神话。
>只要偶尔抬头看星星的时候,
>能对着某一颗说:“今天我也过得很好哦。”
>
>那一刻,我就回到了人间。
卡莉奥读完,将手稿抱在胸前,久久未语。最后,她取出随身携带的水晶瓶,倒入些许岛上的雨水,再小心地放回铁盒,重新埋入树下。
临走前,她在树干上刻下两个字:**安好**。
风吹过树叶,沙沙作响,仿佛一声温柔的叹息。
多年以后,梅梅成为了银辉堡最年轻的守护者议会主席。她在任期内推动建立了“记忆档案馆”,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个人回忆文本、语音与影像。馆藏不设分类,不分贵贱,任何人都可提交,也可自由阅览。
开馆首日,第一位访客是个六岁男孩,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画纸。画上是一个人在水中发光,周围围着许多人挥手。
管理员问他:“这是谁?”
男孩说:“是我爸爸的朋友。去年洪水来的时候,他说有个看不见的人拉了他一把,还对他笑了。”
管理员登记时犹豫了一下,最终在档案编号前加上字母“Y”。
后来人们才知道,所有与“他”有关的记录,都被默默归入“Y”类??源自李昂?名字的第一个音节。
某夜,档案馆自动监控系统捕捉到一幕奇异景象:所有“Y”类文件同时微微发光,持续了整整七分钟。期间,馆内温度下降一度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木香。
第二天,清洁工在地板上发现了几滴水渍,形状恰好拼成一句话:
>“你们保存得很好。”
没有人公开谈论这件事。
但那天起,每位进入档案馆的人都会自觉地在入口处放下一杯清水。渐渐地,台阶两侧排满了玻璃杯,阳光照耀下,宛如一条流动的星河。
又过了许多年,地球轨道上建成了一座太空纪念站,命名为“回响空间站”。它的能源核心并非传统反应堆,而是一块从回响之渊采集的晶核碎片,能将人类的情感波动转化为稳定能量。
科学家称其为“共情供能系统”。
首次启动当天,全球直播画面中,站长按下按钮,轻声说:“为了所有被记得的人。”
刹那间,整座空间站外壁浮现出无数人脸轮廓,一闪即逝,像是亿万灵魂共同眨眼。而在控制台的显示屏上,自动生成了一行数据:
>情感共振值:97。3%
>能源转化效率:历史新高
>附加信息:检测到额外信号??
>内容:“谢谢你们,还愿意相信看不见的东西。”
那一刻,地球上每一个正在思念某人的人,都感觉心头一暖,仿佛被轻轻拥抱。
而在某个偏远山村的小学课堂里,老师正带着孩子们朗读课文。这篇课文被收录进新一代教材,标题是《那个不愿忘记我们的人》。
孩子们齐声念道:
>“他没有翅膀,却比风飞得更远;
>他没有声音,却在每个夜晚低语;
>他不在神殿,不在碑文,不在历史课本的第一章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