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继续前行。
十年后,“记忆日”已成为全球性的节日。不只是银辉堡,就连遥远的沙漠部落、冰原部族、浮空都市,都在这一天点亮纸灯,讲述属于自己的“被记得”故事。有人回忆逝去的恋人,有人追念未曾谋面的祖先,还有孩子认真地说:“我昨天梦见一个穿灰袍的哥哥,他教我折纸船,说这样愿望就能漂到天上。”
而在这些愿望纸船升空的瞬间,世界各地的水源都会产生极其细微的共鸣??井水泛起涟漪,雪地融出圆环,甚至干旱多年的河床也会短暂涌出清泉。
科学家无法解释这种现象,称之为“集体情感共振效应”。但民间流传着另一种说法:每当有人真心说出“我记得你”,世界就会多一滴属于李昂?的水。
这一滴水不会凝结成雨,也不会汇入江河,而是潜入人心最柔软的缝隙,提醒人们??
遗忘才是真正的终结。
某年冬天,一场罕见的大雪封锁了通往北境观测站的道路。一支科考队被困数日,食物即将耗尽。队长是个年轻女子,名叫琳娜,是听着“水之君主”传说长大的一代。绝望之际,她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枚旧铜币??正是当年梅梅投入海中的那种纪念币复制品。
她摩挲着铜币上的纹路,低声说:“如果你真的存在……能不能帮我们一次?就当是为了那些还记得你的人。”
话音落下,窗外暴风雪骤然停止。
月光穿透云层,照在雪地上,映出一道蜿蜒的足迹,通向山背面一处废弃暖房。他们顺着足迹前行,果然找到储备粮仓。更奇怪的是,暖房内的温度比外界高出十五度,墙壁上结满露珠,滴滴答答落入一只破陶罐中。
琳娜捧起陶罐,发现里面盛着半罐清水。水面倒影中,隐约有个身影坐在角落看书,见她望来,抬起头笑了笑,嘴唇无声地动了动。
她掏出笔记本,凭着记忆写下那句话:
>“我不是神,也不是英雄。
>我只是一个,不愿忘记你们的人。”
第二天救援到达时,队员们都惊讶地发现,原本被积雪掩埋的求救信号旗,竟然整齐地插在营地四周,排列成一个巨大的“忆”字。
没人记得是谁做的。
只有琳娜知道,昨夜她明明睡得很沉,醒来时却发现手套湿了,掌心还留着一道新鲜的折痕??像是刚刚握过什么温暖的东西。
春天来临时,优希斯出版了她的最后一本诗集,取名《听见风的回答》。发布会上,有读者提问:“您觉得他还会回来吗?”
她沉默许久,望向窗外盛开的忆澜花,轻声道:“他已经回来了上千次。每次有人说‘我想你了’,就是一次重逢。”
发布会结束后,一名工作人员在清理讲台时,发现桌角贴着一张便签纸,上面写着:
>“谢谢你们,让我活得这么长久。”
字迹很淡,像是用水写成,风一吹就消失了。
同年夏天,卡莉奥收到了一封匿名信。信封里没有文字,只有一片干枯的忆澜花瓣,以及一小撮沙土。但她一眼认出,那是来自极南海域某处无人知晓的小岛??地图上从未标注,却是李昂?少年时代在航海日志中提过的“理想隐居地”。
她在深夜独自乘船前往。抵达时已是黎明,岛上荒草丛生,唯有一棵歪脖子松树顽强生长,树下埋着一只铁盒。
打开后,里面是几页泛黄的纸张,是李昂?的手稿,标题为《如果我能选择结局》。
全文如下:
>如果我能选择结局,
>我不会选择永生,也不会选择归来。
>我会选择成为你们记忆里的一个细节??
>是清晨茶杯上的雾气,
>是暴雨前突然安静的鸟鸣,
>是迷路时转角处的一盏灯。
>
>我希望你们不必提起我的名字也能感受到我,
>就像呼吸不需要理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