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零点看书>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> 第332章 好女婿你就学吧(第2页)

第332章 好女婿你就学吧(第2页)

正如林冲所料,蒙古残部在经历这次失败后,并未真正放弃南侵计划。相反,忽必烈在得知南宋内部动荡后,更加坚定了南下的决心。他秘密派遣使者,试图策反林冲,承诺封其为“燕王”,许以中原大片土地。

林冲毫不犹豫地斩杀使者,并将首级悬于城门,以示忠心。

王安担忧道:“此番举动,恐怕会引来更猛烈的攻击。”

林冲目光如炬:“正合我意。若能一举歼灭敌军主力,便可换来数年太平。”

于是,林冲开始大规模训练士兵,改进战术,并命令工匠打造新型弩机与攻城器械。他还亲自设计了一套伏击战术,专门用于对付蒙古骑兵。

与此同时,王安加强边境贸易,吸引商人往来,以此收集情报,并通过商队向各地传递军情。

转眼间,秋风萧瑟,寒意渐浓。

某夜,边关烽火骤起,敌军十万大军压境,忽必烈亲率大军南下,目标直指雁门关!

林冲闻讯,立刻召集诸将,部署防御。他亲自登城督战,指挥弓弩齐发,擂石滚木齐落,打得敌军寸步难行。

王安则率领后备军在城内布防,随时准备支援前线。

战斗持续七日七夜,敌军攻势凶猛,林冲与王安轮番值守,未曾合眼。第七日傍晚,援军终于赶到,林冲率军出城迎敌,两面夹击,敌军大败,忽必烈仓皇撤退。

此役,林冲以八万守军击溃十万敌军,斩首三万余级,俘虏无数,缴获军械马匹不计其数。

捷报传至京城,皇帝龙颜大悦,下诏嘉奖林冲,赐“忠勇侯”爵位,并特许其子孙世袭此职。

林冲接过圣旨,神情依旧平静。他望向远方的群山,轻叹一声:“胜仗固然可喜,但战争终究是苦痛之源。”

王安站在他身旁,低声说道:“我们已经尽力守护这片土地。剩下的,就交给后人了。”

多年后,林冲年迈辞官,归隐山林。王安继任边帅,延续林冲遗志,守护边疆安宁。

而那座巍峨的雁门关,依旧矗立在天地之间,见证着一代代英雄的忠诚与信仰。

林冲望着远方的天际,眼中透出几分疲惫与沧桑。战事虽胜,但伤亡惨重,八千精骑折损近半,许多熟悉的面孔再也无法归营。他深吸一口气,缓缓说道:“如今朝廷虽暂允我继续镇守雁门关,然朝中权臣未除,迟早必有变数。我们不可松懈。”

王安沉声道:“不错。蒙古虽退,但其残部并未彻底覆灭,且金国遗族仍在暗中活动。若他们联合西夏、吐蕃,甚至勾结南方叛军,恐怕边关永无宁日。”

林冲颔首:“正是如此。我已经派遣斥候前往漠北,探查敌军动向。同时,也派人联络西夏和吐蕃,以示善意,避免被蒙古利用。”

王安微微皱眉:“西夏与吐蕃素来对我大宋心存戒备,未必愿意合作。”

林冲笑了笑:“人心皆有私利。只要我们能给他们足够的利益,让他们看清形势,便有机会化敌为友。”

王安思索片刻,点头道:“好,我会加强城防,修筑工事,储备粮草,以防再有大战。”

二人商议已定,各自分头行动。林冲亲自巡视各营,安抚将士,鼓舞士气;王安则召集工匠,扩建城墙,修缮箭楼,并命人从内地调运粮草、器械,确保军需充足。

然而,就在边关局势稍稳之际,京城又传来新的消息??辅政大臣联手兵部尚书张怀义,在皇帝面前进言,称林冲“拥兵自重,意图谋反”,并建议削其兵权,改派亲信将领接掌雁门关。

林冲接到密报后,神色不变,只是淡淡一笑:“他们倒是不肯罢休。”

王安怒道:“这些奸臣只知争权夺利,丝毫不顾国家安危!若非你守住边关,他们早已在蒙古铁蹄下亡国!”

林冲摇头:“愤怒无益。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稳住局势,不能让敌人有机可乘。”

王安咬牙道:“那你就打算一直忍下去?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