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零点看书>当我们建设大唐[贞观外交官] > 涅幻心一(第1页)

涅幻心一(第1页)

“十六,听说你迁转了一位才人啊。”

逖之坐在我的公廨门口,清洗祭祀用的九鼎八簋。

他最近常常这样,只要江夏王不在,他就喜欢将挪到我这里一起工作,为的是与城阳公主扯闲篇。我的公廨眼看就要变成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了。

公主倒忙得很,近来我们统计了在长安的突厥烈士遗孀,打算逐个为他们解决生活保障,介绍工作。

“怎么啦,你也有想迁转的才人么?”公主低着头奋笔疾书。

逖之笑道:“没有,意外你这份好心。”

我问道:“那位姓武的荆州都督,从前竟是商人啊?”

“正是。他原是做木材生意的,帮高祖皇帝搜罗弓箭铠甲,因此立了大功。”逖之在铜鼎中捡到一只遗失几个月的龟壳,惊喜得大叫:“好龟儿,你竟躲在此处!”

公主突然想起了什么,她停下笔,望着我们两个道:“嗳,兕子说有个才人学问不错,姓徐来着,是英国公的女儿?”

英国公李勣原名徐世勣,被高祖皇帝赐姓为李,又因着叫“李世勣”不大合适,于是才有了现下的名字。

我没听说李勣有女儿,逖之也说:“得了罢,英国公他们家有认字的就不错了。穷学文富学武,要有女儿恐怕也是平阳第二。”

公主绞尽脑汁,想不出第二个姓徐的人来:“会是哪一家呢……”

逖之有些惊讶了:“怎么,很得宠?不可能罢?”

公主摇摇头:“不是的。兕子见到一封弹劾于侍郎的奏碟,说东宫常年营造,不许将作监工人休息,署名正是‘才人徐氏’。我们什么时候不许将作监休息了?平白无故弹劾过来,眼下想解释都找不到对象。”

才人徐氏?

才人,徐氏?

最后一批进宫的宫嫔就是武才人那一批,贞观十一年来的。

才人徐氏,说明这些年她也没有擢升,和武才人的情况差不多。而晋阳公主每日陪在圣人身边,徐才人竟然连她的脸熟都没混上,难道是个很腼腆很腼腆,连“找关系”争宠都不敢的人么?

“徐才人之父,啊,徐才人之父。寻找徐才人之父,啊,徐父。”

逖之拿着小牌子满三省六部地找,简直像个走街串巷卖茶的,没想到她父亲竟近在眼前。

徐孝德,男,湖州长城人,年四十四。①

他原来是隋朝的正四品官,入唐后从县令做起,因政绩出色被房玄龄选入朝中。曾经在将作监做过几年,如今迁转到礼部担任员外郎。

我们谁也没想起来他,因为他老实极了,如今的主要工作是统计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旬报。

老徐这辈子活得窝囊,他在将作监干不过多动如狂的萧锴,实在提拔不上去,这才迁转到了礼部。眼见逖之气势汹汹地满大街通缉“徐才人之父”,徐孝德吓得以为女儿犯了事,差点躲到献陵去。

为了给徐氏父女留下一个好印象,城阳公主和于侍郎热情邀请他们参观东宫。

徐孝德颤颤巍巍地说:“下官在东宫做过右……右卫长史来着。左、左仆射那会儿是太子詹事,正是他将下官右迁到将作监的。”

于侍郎握住他的手:“原来是旧同僚!那你埋汰我们做什么呢?”

徐孝德快哭了:“下官没有啊。”

徐才人的模样倒很像晋阳公主,杏仁脸尖下颏,身量细瘦,鸭卵青色的一身裙装。父亲局促,女儿却淡然,徐才人鹿似的圆眼睛四下环顾,处处有兴致。她对城阳公主说:“你不记得我?小时候我陪你顽过。”

“是、是吗?”

徐才人往自己的腰下比划:“那会儿你只有这么高,你不记得我了?”

公主真的不记得她,疑惑地望向于侍郎。于侍郎彼时都不在东宫,更答不上来,徐才人有点儿失落:“少詹事怕你寂寞,所以请东宫属官带女儿上衙,白日里陪你顽,散衙时再一道回去。”

“啊啊,对不起……”公主很不好意思,以为自己当真疏忽朋友。于侍郎摆手,指了指她又比划了个“六”的手势,意思是:没关系,你,六岁。

“我就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圣人。”徐才人羞涩地低下头,手指绞自己的披帛,眼神却飘向灵璧石山后的丽正殿,“圣人问我,你是谁,你是东宫的孺人么?我回答,不是的,妾是公主的玩伴。”

公主没忍住:“你不是我的玩伴么,你到丽正殿做什么去呀?”

“你的纸鸢飞远了,我去为你执回来。”徐才人面上春情浮荡,轻飘飘地染着红晕。

“不、不可能罢,从我的寝殿到丽正殿足有半里地呐?!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