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零点看书>桃夭定终身-高冷帝君漫漫追妻录 > 兔死狐悲(第2页)

兔死狐悲(第2页)

去年十二月中旬,祭仲受郑忽之命前来齐国。一来年底拜望,二来向诸儿征求铁盐税策,以及郑国、齐国联合戎狄共同培育战马之策。

诸儿听闻郑忽已基本稳住前朝,开始发力内政,心中不由替郑忽高兴。祭仲既是郑国老臣,也是郑忽复位的功臣,诸儿便特意多留了他几日,让人带他到临淄外城府衙内细细观察齐国新政,如此到了十二月底,祭仲才返程回郑。

祭仲刚走两天,又有郑国来人拜访,是一对母子,一高一矮,孩子高出母亲半头来,两人皆一袭黑衣,并且指明要拜见诸儿。齐国守卫不信,那母亲却拿出一样东西,守卫脸色大变,忙进去通报,最后两人直接被带到了汉广殿。

这对母子便是郑忽的元妃陈氏和太子芝方,两人见到诸儿便伏地而哭,陈氏抽抽嗒嗒地讲述了郑国如今情形。

十二月初,祭仲出使齐国之际,郑忽念着新年将至,这一年发生太多事情,希望上天来年可以赐郑国好运一扫之前阴霾,便打算去郊外举行烝祭。

哪知高渠弥早已生出谋逆之心,谋逆之心又有鲁国的财力支持,高在暗地里早拉拢起一帮如今在郑忽下面不得志的旧臣,只求寻得时机便除了郑忽,辅佐新君继位。

无奈国内一直有祭仲坐阵,郑忽自身又颇有功夫,高渠弥苦寻了几个月,终于迎来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。

烝祭完毕的回城路上,本是下午的时光,天色突然转暗,狂风夹着雪粒朝人扑来,让人一时看不清前方道路。郑忽察觉不对时已经晚了,御马官不知何时换掉了,正驾着马车朝一条不知名的小路驶去。

郑忽呵斥御马官停车,此时一群黑衣人冲出,为首的一箭朝郑忽射来,郑忽跳下马车躲闪开来,拿出腰间宝剑朝前砍去。无奈对方皆像死士般毫不避让,郑忽击退一波,后面一波又像海浪一样袭来,直至最后死在乱刀之下。

有人出来用席子敛了尸首,随意扔在了小路旁的深沟。待到祭仲归来后,偷偷前去给郑忽收尸下葬,已是半个月之后的事了。

可怜郑忽一代名将、一国之君,打过无数胜仗,最后竟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和心慈意悲,落得如此下场。

祭仲悲痛交加,但回天乏力。子覃已上位,虽不敢直接撤去祭仲官职,但朝内已有超一半人,成为高渠弥和子覃的簇拥了。

陈氏一向不得宠爱,连带太子芝方在宫内也几乎隐形,故郑忽被杀时,高渠弥一时竟没有想到除去陈氏和太子。祭仲尚在归来途中,老臣原樊令侍卫中会功夫的高手即刻护送陈氏和太子离开郑宫,去投奔齐国,而非自己的母国陈国。一来寻求庇佑,二来也是求齐王为郑忽报仇。

当陈氏道出这一切之后,诸儿和在场的人几乎无人相信,祭仲刚离去不久,还带着在齐国所求的治国方略,郑国正要在郑忽的带领下重回正轨。

可陈氏手中的玉玺真真切切,大家无法否定这一切都是事实。诸儿屏退了众人,和陈氏母子又密聊了大约半个时辰。

再后面,就是陈氏急切的呼救,待下人们飞奔进来时,诸儿已经瘫坐在地上,后背斜靠在大殿前方的龙案前,双目紧闭,面色苍白,地上是飞溅成狰狞图案的鲜血。

下人们忙叫来了太医,又去请了几位朝中重臣。然而太医们有的把脉,有的施针,忙碌了许久都不见诸儿有任何反应,大家这才慌了。

公孙止质问陈氏母子,陈氏早吓得匍匐在地,她夫君被杀,现在逃到齐国寻求庇佑,哪料想齐王和她私聊的时候竟出了这般事故。公孙止和其他几位大臣心乱如麻,又束手无策,只得先下令囚禁了陈氏和太子,待治好诸儿的病后再做计较。

诸儿的病却越发严重,平日汤药、流食送进口中,几乎全部流出,唯有隔几个时辰强灌一点参汤。如此过了几日,诸儿的气息越发微弱,太医们也早做好了陪葬的准备。

有几位大臣已悄悄建议不如先准备好后事,挑选谁是继承王位之人,结果被公孙止骂得狗血喷头。公孙止无法接受诸儿一朝离世的可能,日日拉太子跪拜在太庙,求齐国的列祖列宗保佑诸儿清醒过来。

婉到达齐宫门口时是一个黄昏。城门即将要关闭了,婉递上允给自己准备好的拜访文书,结果那城门守卫说:"拜见齐王?大王病倒半个多月了,如今是死是活都不知道,哪有空接待他国来使?"直接把文书扔还给了婉。

婉听了这话,心直接沉到了谷底,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,她取下自己头上的金钗直接给那守卫,让他直接去汉广殿找一位叫石之纷如的将军。那守卫听婉知道石大将军的名头,又看到如此贵重的发饰,不敢耽误忙去宫里通报了。

石之纷如此时正在宣化殿,殿里还有戴氏、公孙止、姜太医,几人相对无言呆在宣化殿已经是最近几日的常态,似乎大家守在这里,就有一丝希望似的。

听到守卫的通报,石之分如似从梦中惊醒般大笑:"大王有救了,大王终于有救了!"其他几个人他面面相觑,他却一溜风地跟着守卫跑了。

婉被带到宣化殿时,众人的目光都齐齐地望向她。戴氏直接跑上来跪在地上抱着婉的衣裙,说道:"夫人,求你救救大王,我愿用余生性命来报答。"婉一路上的担忧、恐惧,随着戴氏这一抱,几乎再也忍不住要倾洒出来,此刻的她,只有比他们更无助、更绝望。

她扶起戴氏,哽咽着说:"大王是如何到了如今这步境地的?他不是身体向来康健,为何会突然病得如此之重?"

姜太医说道:"正是大王平时身体康健,这次病倒才如此凶险。夫人不知,大王此次的症状,若干年前曾有一次极为相似。"

众人面面相觑,都惊讶地望向姜太医。"此事大王本来不许我告知外人。但今日情况特殊,我就大胆讲出来,各位帮忙参详一下,或许能成为解救大王的一个线索。

大王当年还是太子的时候,有次曾和郑国国君,当时还是太子的郑忽相约去卫国桃丘会盟。那次会盟大王只带了几百精兵,太医只有我一人随行。

大王有日找我把脉,说自己和郑忽去桃丘附近的鹅鸭湖游玩,却突然身体不适晕厥过去,若没有郑忽搭救,几乎就要丧生。那次大王暗中休养了好多天神气才恢复如常。这次,恐怕和上次是类似症状,只不过情形更严重些罢了。"

公孙止惊讶问道:"大王可是有什么隐疾?"

姜太医摇头:"倒谈不上是隐疾。大王年幼就被老王寄予厚望,这些年所处环境、所承受压力,非常人可以想象,这练就了他极为刚强的意志和自我保护的防御心态。

一般的风浪很难撼动他的心智。但是物极必反,若遇到极喜极悲的大事,他的防御机制过于抵触,反而会触及心脉而晕厥,若找不到合适的法子及时帮他疏导,他便会是如今的样子。

大约他和郑君情同手足,郑君死相惨烈,他过于震惊和伤痛拒绝接受,便有了现在的情形。你看大王已经昏睡二十来日,气息虽然微弱,但是脉象却不似将死之人。只是若一直这样昏睡,滴米不进,再康健的身子也撑不了太久啊!"

公孙止说:"谢谢姜太医释惑。如此看来,只要大王能够醒过来,一切便都有救了!夫人,现今大王和齐国的未来便都要依仗你了。

婉不敢看众人热忱的眼光,说:"但愿上天肯借力给婉,让大王快些醒来吧!"

热门小说推荐

灭运图录
爱潜水的乌贼灭运图录
...
封神问道行
莫问初心封神问道行
...
酒神
唐家三少酒神
...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