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消息一旦属实,意味着朝廷内部早已被渗透至极,而更令人不安的是,这名内线的身份至今仍是个谜。
王守仁低头翻阅手中的卷宗,那是从巡防营密室中搜出的密信残片,字迹潦草,内容零碎,但其中有一句却格外醒目:
“墨松已传讯,陛下将再推新政,务必于十日内发动。”
短短一句,却足以让王守仁脊背发寒。
十日内发动……这意味着影九即将展开一场足以撼动大明根基的行动。
他深吸一口气,转身对身旁的锦衣卫统领陈锐低声道:“立刻加派人手,彻查江南各地与顾家有关的商行、码头、驿站。另外,派一名最精干的密探潜入京师,务必查清魏昭的下落。”
陈锐拱手应命:“属下这就去安排。”
王守仁点头,随即迈步走入书房,关上门后,取出一封尚未寄出的密信,提笔疾书:
“陛下,臣已查明‘墨松’存在,并掌握部分情报。影九将于十日内发动重大行动,目标或在京师。请陛下严查身边近臣,切勿轻信旧部。”
写罢,他将密信封好,交予亲信锦衣卫,叮嘱道:“此信必须亲手交到陛下手中,不得有误。”
那名锦衣卫郑重地接过信件,深深一拜后悄然离去。
王守仁独自坐在烛火摇曳的书房中,目光沉静如水,思绪却如潮水般翻涌。
他知道,自己已经踏上了一场生死未卜的棋局,而这场较量,才刚刚开始。
---
与此同时,京城皇宫深处,赵允?独坐御书房内,手中拿着一封刚送来的急报。
“陛下,”侍从低声禀报,“苏州方面传来密信,称王守仁已掌握部分关于‘墨松’的情报,并怀疑影九将在十日内发动重大行动。”
赵允?缓缓放下密信,神色凝重。
他站起身来,缓步走到窗前,望着外头漆黑的夜色,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熟悉的名字。
“墨松……到底是谁?”
就在此时,门外传来敲门声,声音低沉而急促。
“进来。”赵允?淡淡开口。
门开,一名身穿便服的男子快步走入,正是张慎之。
“陛下。”张慎之单膝跪地,语气凝重,“臣刚刚收到密报,江南七府士绅虽已暂时安定,但仍有暗流涌动。尤其是顾家,近日频繁与京中某些官员往来,似有异动。”
赵允?眉头微蹙:“顾家?”
张慎之点头:“是。据密探回报,顾文渊曾在半年前秘密前往京师,与魏昭会面。”
赵允?眼神骤冷:“魏昭……果然没有死心。”
他缓缓坐下,目光幽深:“朕早就该想到的。魏昭当年助朕登基,功勋卓著,却被贬黜,表面沉默,实则一直在等待机会。”
张慎之沉声道:“陛下,若魏昭果真与影九联手,那此事恐非单纯反叛,而是蓄谋已久的夺权之举。”
赵允?冷笑一声:“他们以为朕不会察觉?殊不知,朕早已布下天罗地网。”
他当即下令:“即刻封锁宫门,所有出入人员一律严查。另派禁军秘密监视顾家在京中的产业,若有异动,立即上报。”
张慎之拱手应命:“臣遵旨。”
待其离去后,赵允?缓缓起身,走到御案前,提起朱笔,在一份奏折上写下一行字:
“影九,你以为朕只是被动防守吗?朕倒要看看,谁才是真正的棋手。”
窗外,夜风呼啸,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。
而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博弈之中,真正的胜负,尚未揭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