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而梁渠始终未曾有涉足之念。
平日去往入海口,南至西至北,全绕路而行。
他暗感棘手,又觉老蛤蟆不会无的放矢。
“蛙公可知晓是何机缘?”
老蛤蟆甩动腮帮,仰头叹息:“蛙力亦有穷尽日。”
“机缘有多大?”梁渠换个问法。
老蛤蟆沉吟少许:“比观摩天地异象大又应当不及收拢天地长气?”
这是什么机缘?
洞开玄光,同天地交感,梁渠福至心灵:“莫不是江淮八美?”
“什么八美?”老蛤蟆不解。
梁渠将八美介绍一番。
老蛤蟆眉头大皱,十分不满:“江淮八美,缘何放个龙女进去?皮肤一点棱角没有,丑态毕露,不及村头美蛙半分,这娇,合当该我蛙族来当!”
门里一只蛤蟆,门外两只青蛙。
枣树下的龙瑶、龙璃鼓起腮帮,偏不敢得罪蛙族长老,暗生闷气。
“编排之人有眼无珠,不知蛙美。”梁渠不想话题跑偏,恭维一句,立马拉回,“蛙公,您应当知晓梦白火和凤仙鱼吧?”
“咦,咦咦咦……”老蛤蟆接连数咦,惊疑不定,绕行池塘踱步,许久,“经你一说倒真有几分相似!”
至此。
梁渠心中有数。
江淮八美恐怕真是为有心之人故意放出!
以龙女和鲛人泪,百姓熟悉之美物作为牵头“佐证”和“锚点”,再拿龙宫、仙宫等传说之物拉高期待,无形中抬高了对能与之并列的两条宝鱼的期待值。
包括八美名头。
人生来喜欢分个出一二三来,抛出概念,自有热度和传唱。
“宝鱼灵性易消,圈养至多一季,有心之人造势之行早过了这个时间,除非同麾下的圆头一样,有独特的蕴养手段……
难道单寻到踪迹,未出手捕捉,亦或宝鱼仍处于酝酿之中?”
梁渠浮想联翩。
半晌。
“蛙公,此机缘可急于一时半刻?”
“不急,数月内不会有大动向。”
“蛙公可有其它告诫?”
“以梁卿之能,切莫变来变去!”
“何意?”
“去了东域,白猿便始终白猿,人身便始终人身。”
“纵使周遭无人无鱼?”
老蛤蟆用力点头。
(本章完)